我们经常可以在电商主机中看到10核20线程这样的配置,而且宣传相当于英特尔的酷睿i9,但价格却比i7要便宜得多,下单这样的主机是捡了大便宜吗?
20核40线程你是不是心动了
直觉告诉你不是?这次你的直觉是对的。
CPU性能是由很多参数决定的(图片源自京东)
衡量CPU性能的参数有很多,包括主频、睿频、制程、核心数、线程数等等,对于萌新来说过于复杂,但其中的核心数和线程数非常简单,于是就有玩家想当然地将其等同于CPU的性能,也许你看来非常好笑,但这真的是萌新容易犯的误区。
同代CPU和高端核心线程数更多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CPU符合越高端的产品核心数线程数就越多,比如十代酷睿从i3的四核八线程到i5的六核十二线程,再到i7的八核十六线程,最后是i9的十核二十线程,但这都是在同代数同系列的产品中做比较的,一旦失去了这个限制,核心数和CPU的性能就没有关联了。
什么是CPU的核心数呢?打一个简单的比方,一个房间里有若干个人,有的人一次只能做一件事,而有的人一次可以做两件事。这个房间就是CPU,房间里的人数就是核心数,这些人能做的事情数就是线程数,一个人能做两件事就是超线程技术。
16核的主机你确定要买?
核心数和线程数多了有什么用呢?能够让用户更高效地处理多任务,有的工作可以交由多个核心或线程处理,那么运行的效率就能大幅提升。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是核心线程越多越好呢?
你的软件用不到这么多核心
首先是用户无法利用到这么多核心。不管是处理文档还是玩大型游戏,这些软件都没有针对数量特别多的核心做优化,毕竟绝大多数用户的平台都在8线程以内,所以真正用到的核心数可能只有4个,而用户很少会同时使用多个软件,就导致多余的核心和线程资源空置了。
12核心的E5-2651主频只有1.8GHz
其次是多核心的CPU主频往往较低。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像12核24线程这样的CPU是给服务器平台设计的,其主频多在2.5GHz以下,日常使用可能感受不明显,但是面对大型游戏或专业制图软件时就会成为瓶颈,而主频高的多核CPU价格轻松过万,不是普通消费者能承担的。
另外,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主机搭载的多核CPU一般是数年前甚至十多年前架构的产品,俗称“洋垃圾”,其制程和架构更老,单核心的性能也更差,在运行新软件新游戏的时候更加吃力,不适合我们的使用环境。
你也喜欢数框框吗?
那么什么样的用户适合用这种CPU呢?一种是需要多开的网游用户,以及专门的练号工作室,这些用户需要多开软件进行挂机操作;另一种是初创型或人数不多的影视/设计类工作室,需要用相对廉价的设备来降低成本;还有一类小众用户就是喜欢数框框的或是资深的DIY玩家,能够排查并解决大部分故障。
如果不是上面所说的用户,那我还是劝你攒一个核心线程数没有那么多,但是主频更高,制程更新的平台,不仅性能有保障,而且价格也不会很高,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平台的性能。
3514 阅读
18497 阅读
3632 阅读
3926 阅读
3946 阅读
3754 阅读
3742 阅读
3721 阅读
3603 阅读
3639 阅读
3597 阅读
3642 阅读
3614 阅读
3570 阅读
3566 阅读
3565 阅读
3704 阅读
3692 阅读
阅读
6544 阅读
7323 阅读
8732 阅读
12139 阅读
11910 阅读
12007 阅读
12186 阅读
11427 阅读
11147 阅读
11246 阅读
11260 阅读
10277 阅读
9993 阅读
10021 阅读
我们经常可以在电商主机中看到10核20线程这样的配置,而且宣传相当于英特尔的酷睿i9,但价格却比i7要便宜得多,下单这样的主机是捡了大便宜吗?
20核40线程你是不是心动了
直觉告诉你不是?这次你的直觉是对的。
CPU性能是由很多参数决定的(图片源自京东)
衡量CPU性能的参数有很多,包括主频、睿频、制程、核心数、线程数等等,对于萌新来说过于复杂,但其中的核心数和线程数非常简单,于是就有玩家想当然地将其等同于CPU的性能,也许你看来非常好笑,但这真的是萌新容易犯的误区。
同代CPU和高端核心线程数更多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CPU符合越高端的产品核心数线程数就越多,比如十代酷睿从i3的四核八线程到i5的六核十二线程,再到i7的八核十六线程,最后是i9的十核二十线程,但这都是在同代数同系列的产品中做比较的,一旦失去了这个限制,核心数和CPU的性能就没有关联了。
什么是CPU的核心数呢?打一个简单的比方,一个房间里有若干个人,有的人一次只能做一件事,而有的人一次可以做两件事。这个房间就是CPU,房间里的人数就是核心数,这些人能做的事情数就是线程数,一个人能做两件事就是超线程技术。
16核的主机你确定要买?
核心数和线程数多了有什么用呢?能够让用户更高效地处理多任务,有的工作可以交由多个核心或线程处理,那么运行的效率就能大幅提升。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是核心线程越多越好呢?
你的软件用不到这么多核心
首先是用户无法利用到这么多核心。不管是处理文档还是玩大型游戏,这些软件都没有针对数量特别多的核心做优化,毕竟绝大多数用户的平台都在8线程以内,所以真正用到的核心数可能只有4个,而用户很少会同时使用多个软件,就导致多余的核心和线程资源空置了。
12核心的E5-2651主频只有1.8GHz
其次是多核心的CPU主频往往较低。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像12核24线程这样的CPU是给服务器平台设计的,其主频多在2.5GHz以下,日常使用可能感受不明显,但是面对大型游戏或专业制图软件时就会成为瓶颈,而主频高的多核CPU价格轻松过万,不是普通消费者能承担的。
另外,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主机搭载的多核CPU一般是数年前甚至十多年前架构的产品,俗称“洋垃圾”,其制程和架构更老,单核心的性能也更差,在运行新软件新游戏的时候更加吃力,不适合我们的使用环境。
你也喜欢数框框吗?
那么什么样的用户适合用这种CPU呢?一种是需要多开的网游用户,以及专门的练号工作室,这些用户需要多开软件进行挂机操作;另一种是初创型或人数不多的影视/设计类工作室,需要用相对廉价的设备来降低成本;还有一类小众用户就是喜欢数框框的或是资深的DIY玩家,能够排查并解决大部分故障。
如果不是上面所说的用户,那我还是劝你攒一个核心线程数没有那么多,但是主频更高,制程更新的平台,不仅性能有保障,而且价格也不会很高,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平台的性能。